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当作为“逆行者”的医护人员冲锋前线时,承担着“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面对“停课不停学”行动,也面临着很多无形的压力:

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关于情绪调节的模型叫作 “掌中大脑”, 这个模型出自丹尼尔西格尔所著的 《由内而外的父母教养》一书。
他把人的大脑比喻成拳头形状,将手心至手腕部分看作脑干。脑干掌管着一些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大拇指代表动物脑,这里是情绪存储的地方,如恐惧、愤怒、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如果合上四个手指,这里就好比人的前额叶皮质,它是理智脑,也就是冷静思考、解决问题的地方。它可以保持平稳的心跳和呼吸。想象一下,教师因为催作业很生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能会情绪失控。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动物脑”,理智脑停止工作,我们会瞬间忘掉生活中的美好,还会说出彼此伤害的话语。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当我们的脑盖掀开时,谁最容易受影响?我们身边的人!
这是解决问题的好时候吗?在处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让理智脑恢复工作,这才是我们恢复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作自我提醒,如“ 我 的嗓门变大了,我感觉我要发火了。”或者告诉家人“掌中大脑”的方法并和他们做一个提醒约定。接下去,我们需要做的是给情绪按下“ 暂停键”。我们可以尝试深呼吸,或者从1数到10,也可以离开现场,去一个让自己平静的地方,如书房、卧室、阳台,做一些可以让自己静心的事,例如看书、听音乐、运 动……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是为自己赋能的一种方式,也是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一个良好开端。

线上学习是新生事物,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实属正常,这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考验。在网络课堂学习时期,命令或训斥只会让他们更反感,和善而坚定才是打开沟通之门的钥匙。“拖交作业”或“不交作业”是我们看到的一种 行为结果。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教师应学会解读学生的行为密码:是基础薄弱,还是上课听不懂?是自律性不够,还是亲子关系紧张?我希望 …… (启发式提问或提出相互尊重 的解决办法)例如可以跟小a这样说:我看到你今天的作业还没交,我在想你是不是遇到了困难。老师(感到)有些担心。用这种方式鼓励小a对自己重拾信心,帮助他认识到“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知道该怎么做”。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头脑风暴,一起想出改进的办法来。用启发式问题来代替说教和提要求,让学生学会设立目标及明确行动方向。同时,及时关注学生的改变,清晰描述他们值得鼓励的行为,肯定学生的小进步。例如,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留意到……我发现……我很欣赏你……”真诚地表达对学生的信任,关注学生的正向行为,用鼓励为学生的改变赋能。
孩子在家上网课,少不了家长的监督。现阶段,焦虑烦躁是家长的常态。这时,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有效的沟通,为家长赋能。那么,教师如何将善意的提醒让家长认同、接受、配合呢?在此,我推荐“三明治”沟通法。我们把这种沟通方法形象地比喻成“三明治”, 如下图

第一层面包片代表的是认同、欣赏、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第三层面包片代表的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在沟通时,教师首先要让家长感受到我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孩子,真诚地帮助孩子。可以试试这么说:“小a妈妈,我看到平时老师们在群里发布的信息你都及时关注了,钉钉里你也跟我说了孩子的情况,看得出来你们很重视孩子的学习。”“ 这段时间,小a上网课挺准时的,这是适应网络学习的一个好的开始。”用这种方式充分地认同、欣赏、肯定孩子的优点或积极面,与家长建立积极联结。然后,再提出孩子有待改进的地方。“小a这几次作业交得有点晚,数学老师说昨天的科学作业没交。他在学习方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小a妈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孩子,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作约定,因为孩子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对教师来说,这是与家长沟通的关键部分,表达的是教师的建议和需要家长配合的要点。最后,可以试试这样说:“线上教学是新事物,孩子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其实老师和家长也一样,相信只要家校密切合作,多沟通,我们一定会慢慢看到小a的改变和进步。”再次肯定孩子积极的一面,给家长支持与信任,让家长看到希望。“三明治”沟通法把建议、问题夹在表扬中,不仅不会挫伤家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还会让家长愉快地接受教师的建议,正确对待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自觉关注孩子的成长。教师与家人、同事、朋友和学生沟通时,都可以尝试用“三明治”沟通法,甚至可以教家长使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