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课题|“学的课堂”:减负增效的核心要义
——石梅小学教育工作会议暨课题推进会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双减”文件 ,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双减”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的关键举措。10月21日,教育局召开了常熟市小学教育工作会议。为了更好地传达会议精神,落实“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石梅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10月28日下午石梅小学召开校教育工作会议暨课题推进会——“学的课堂”:减负增效的核心要义。
传达常熟市小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唐建峰主任传达了全市会议中有关近年来常熟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教育质量情况,分析了我校在全市范围内教学质量现状,提醒全体老师在感受质量发展压力的同时,正确认识当下形势,面对压力,迎难而上,通过沉下心来做好卷入式教研,积极探索5+2背景下作业设计等途径,提升学业水平。他坚信凝心聚力,齐抓共管,一定会实现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的课堂”课题宣讲
“减负”是为了“增效”,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要达成这一目的,要从最基本的日常教育单元着手,每天师生共享共生的课堂,才是“双减”能否真正落地的关健之处。为此,顾丽芳校长进行了名为《以“学的课堂”促进真正学习》的课题宣讲,从课题的价值、核心主张、关键策略、操作流程和课堂特质等几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引发老师们思考,如何才能让教育更为聚焦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更为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
教师代表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卢燕老师“我平时重视学生的先学,有意识地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课堂上我也会特别重视各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每堂语文课都要将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贯穿其中。在当前形式下,我和学生都要有大语文观,“双减”以后,阅读的时间多了,就要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多元学习途径,让语文学习更丰富有趣。”
时叶珍“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而解决问题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课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策略的引导,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中隐藏的规律,找出规律,运用规律,通过坚持的练习,夯实数学基础,锻炼数学思维,培养严谨的审题能力,逐步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丁佳妮“我们在指导学生英语学习中,注重课前预习,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积极探索。在课堂中巧设情景,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并采取多样的激励措施,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作业布置上合理筛选,严控“数量”,提高自主设计的比例。”
周丽娜副校长总结
带着科研的意识做教育,或许是我们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带着科研的意识做教育,就是要继续关注课堂。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致力于向“学的课堂”的深度转变,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带着科研的意识做教育,还是要聚焦作业管理。在当前形势下,实现作业观、学业评价的转向。从“对不对”到“怎么想”,指向思维过程的分析;从“会不会”到“怎么做”,强调解题思路的清晰;从“懂不懂”到“怎么用”,强调运用和发展。
“双减”实施后,于漪先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教师在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明确适合学生的课才是最好的,心怀实事求是之意,遵循学科规律,坚持儿童立场,还原儿童成长世界,让孩子快乐动脑筋学习。
其实,“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何止是孩子,还包括每一位老师。我们坚信,全体石梅人定将凝心聚力,在“学的课堂”建构的同时,夯实学科研究力,让“教”成为“学”的道路,使学习走向更自主、更效能、更具质量。
用户登录